用戶感嘆“用車5分鐘,還車10分鐘” 共享單車離“好借好還”有多遠?

      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截至2024年9月,全國共投放了1200余萬輛共享單車,平均每天約2700萬人次騎行。共享單車憑借其便捷優勢,打通了大眾日常通勤的“最后一公里”,成為城市交通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然而,很多共享單車在還車環節存在定位不準、還車不暢等問題。行業專家表示,應進一步加強政策監管與規劃、優化共享單車定位技術、健全糾紛處理機制。  “定位漂移”

      “明明已經到了手機上定位的歸還點,但系統就是顯示位置不對,無法關鎖。用車5分鐘,還車10分鐘。”在北京上班的小徐前不久在還車時就遇到了不便:當車子停到公司樓下時,系統顯示定位錯誤。“以往我都還在這個地方,不知道為什么突然顯示不能停了。”小徐表示。

      記者在某網站留言板和一家投訴平臺搜索發現,對共享單車還車不暢問題的反映不在少數:“還車定位不靈,十幾分鐘的路程騎了21分鐘”“在還車點卻無法還車,明明附近停了很多同品牌單車”“還車點特別少,且間隔很遠”……

      車輛實際所處位置與系統定位存在偏差的現象并不鮮見,業內人士稱之為“定位偏移”:由于不同區域間信號強度不同,加之周圍環境的干擾,共享單車的定位系統容易出現紊亂,系統對車輛的定位出現偏移。

      共享單車“定位偏移”的成因較為復雜,記者從某共享單車企業了解到,大面積的高樓或者變電箱都可能會帶來手機網絡信號的延遲或者定位更新不及時,造成一定的“定位漂移”。此外,手機系統問題,如APP版本較低,也可能會導致定位不準的情況。

      此外,還車點數量少、間隔遠也是經常被用戶吐槽的“痛點”之一。“我們小區門口沒有還車點,最近的還車點在小區后面的馬路上,很不方便。”北京一居民表示。

      優化申訴流程

      “用戶與共享單車企業之間建立了租賃合同關系,企業作為出租人,有義務確保還車功能的順暢。”北京論法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隗思明表示,針對共享單車“定位漂移”的問題,企業有責任優化包括申訴流程在內的相關服務,保障用戶的正常使用體驗。

      記者采訪發現,當前各共享單車公司都針對還車問題優化了申訴流程:有品牌單車歸還時定位不準,但是在反復點擊兩次“重新定位”后,系統就能夠自動刷新定位并歸還成功;還有品牌還車失敗后第二次刷新定位,會有拍照上報、掃碼申訴等選項;也有品牌APP的“客服中心”有“自助還車”功能,可以手動結束訂單……

      “定位漂移”的成因復雜,涉及信號干擾、設備差異等諸多客觀因素,為此有共享單車企業表示,他們將用戶申訴流程的優化視為關鍵突破口之一,快速緩解用戶痛點。

      記者了解到,有共享單車公司還上線了還車點優化的功能,用戶能夠自主反饋停車點需求。如某單車小程序上線了“申請還車點”的功能入口,用戶可以隨時反饋停車點補點需求,收到反饋后,工作人員會結合運營數據情況及線下勘測進行評估,報審點位通過后,會第一時間完成端內和路面的補點。

      維護“最后一厘米”

      如何優化共享單車的還車機制,真正做到“好借好還”?行業專家指出,維護好還車的“最后一厘米”,是確保共享單車運營鏈條完整的關鍵環節。應當加強政策監管與規劃、優化共享單車定位技術、進一步健全糾紛處理機制。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劉遠舉認為,解決共享單車還車不暢的問題,需要“單車運營方和政府相關部門密切溝通,做到停車規范區的實時同步”。

      記者梳理發現,當前多地正和共享單車企業積極溝通,不斷對共享單車停車點進行優化:濟南市有關部門指導單車企業增設部分電子圍欄停放區,對市區內1000余處停車點進行梳理優化;呼和浩特市2024年上半年對城區內共享單車停放點位進行了重新規劃,新增停車線框600余處;廣東省肇慶市根據實際設置了三級停車點,并規劃對人流量較大的大型商圈、公交站點等地區增加停車位數量……

      各共享單車企業也正積極解決還車定位問題。某共享單車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正優化定位技術,如當前單車使用的智能鎖集成了北斗高精度定位、地基增強等多種技術,能將關鎖定位精度提升至亞米級。同時,運維人員也能通過后臺實時掌握路面車輛動態,及時管控交通潮汐、車輛堆積等情況。

      關鍵詞 :

      聯系我們:55 16 53 8@qq.com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經濟頭條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2021034106號-7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2008-2020 By www.wguqdpj.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