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變化)浙江:科技興糧端牢“飯碗”

      杭州余杭區,章琪正在操縱無人機。(資料圖)余杭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中新網杭州10月5日電(王逸飛 金一清)浙江杭州,余杭區徑山鎮前溪村的稻田里,32歲的種糧大戶章琪正手握遙控器,操縱無人機均勻地噴灑肥料。

      前溪村擁有全鎮唯一的平原水鄉地貌,村里共有5600余畝水稻田。每次看到馳騁空中的“鐵家伙”,章琪的父親章幸福都會想起以前的日子。

      “我父親那一輩,耕地全靠牛,牛比人還金貴。凌晨3點我們就要去田里拔秧。為了搶時間,螞蟥都顧不得打,吃飯才有時間把螞蟥從腿上打下來。”章幸福回憶道。

      20世紀末,翻耕、耙田、施肥、治蟲等等工作逐漸實現機械化,耕田的主力從水牛變成了“鐵牛”。而到了章琪這一輩,農具又變成了無人機和方向盤。“幾百人在水田勞作的場景已經看不到了,農忙時看著冷清,但效率和收成都提高了。”章幸福說。

      作為新農人的章琪在2015年了解到了無人機農業,他買了一臺農用無人機,并成為杭州市首批擁有農用無人機駕駛證的人。2019年,他成立農業公司,目前擁有40臺(套)農用機械,還招募了11名員工。

      章琪說,他如今不僅承包有2400畝稻田,還對外提供農事服務,服務范圍覆蓋浙江各地的11000畝農田。“人力插秧一天最多1畝,1臺插秧機一天就可以種100畝。無人機噴灑農藥與地面植保機械相比,可減少30%左右的農藥使用量,也更節水。”

      如今,“稻田里螞蟥像扁擔、田螺像雞蛋”的場景再也看不到了,科學防治讓連片的水稻更加健康,優良稻種讓產量更高。“我小時候1畝水稻只能產出500斤稻米,現在1畝穩定產出1000多斤,蟲害少,口感也不錯。”章幸福說。

      浙江自2021年啟動農業“雙強”(科技強農、機械強農)行動。2023年,該省糧食播種面積1537萬畝,總產量639萬噸,均創近十年新高。截至去年底浙江的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1.35%,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9%。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浙江還加快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建設,已研制出“小型高速插秧機”等26類樣機、70款產品,有效解決了丘陵山地及小田塊插秧作業時,大型農機運輸不便、使用不便的問題。

      不僅種糧農民從“會種地”向“慧種地”轉變,糧食倉儲環節的“科技感”同樣助力著“中國人飯碗端得更牢”。

      眼前,貨車完成扦樣、檢測、稱重計量等環節,管理人員隨之監督所有流程。而在電腦界面中,車輛與人員的虛擬形象同步移動,若現實中的管理者沒有規范佩戴頭盔,系統會跳出警示信息……其為杭州市余杭區糧食收儲有限公司的全息智慧管理系統,這里也是浙江首批“未來糧倉”示范試點之一。

      “依托于數字建模、AI智能、物聯網、多平臺協同等技術,我們的系統會實時監測氣調情況、糧堆堆積、出入庫作業狀態等各類信息,第一時間預警糧堆高溫、低溫等潛在安全隱患。”該公司副總經理楊勐介紹。

      截至目前,在覆蓋全鏈條集成服務、高效出入庫、綠色倉儲作業、精準質量檢測等八大應用場景的“未來糧倉”建設方面,浙江已打造示范點16個。

      浙江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浙江將研究制定“未來糧倉”評價指標體系,在基層糧庫開展“未來糧倉”創建評價,常態長效推進“未來糧倉”創建由點及面、向全省邁進。

      放眼中國,過去75年,中國糧食生產實現跨越式發展,2023年糧食產量達13908億斤,比1949年增加了1萬多億斤,增長5.1倍;中國糧食單產389.7公斤/畝,比1949年增加321.1公斤/畝。(完)

      關鍵詞 :

      (身邊的變化)浙江:科技興糧端牢“飯碗”

      杭州余杭區,章琪正在操縱無人機。(資料圖)余杭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中新網杭州10月5日電(王逸飛 金一清)...

      中國新聞網 10-05 16:20:40

      (身邊的變化)浙江:科技興糧端牢“飯碗”

      杭州余杭區,章琪正在操縱無人機。(資料圖)余杭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中新網杭州10月5日電(王逸飛 金一清)...

      中國新聞網 10-05 16:20:40

      國慶假期前四天廣西消費市場活力足

      中新網南寧10月5日電(林浩 王熙輝) 10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介紹,今年國慶假期前四天,廣西搶...

      中國新聞網 10-05 16:15:39

      國慶假期前四天廣西消費市場活力足

      中新網南寧10月5日電(林浩 王熙輝) 10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介紹,今年國慶假期前四天,廣西搶...

      中國新聞網 10-05 16:15:39

      (身邊的變化)化妝臺上的“美麗變遷”:國貨站C位 中國美俘獲世界芳心

      中新網杭州10月4日電(張煜歡)十一假期,00后杭州女生郭橋瑩與母親一起來到商場開啟買買買模式。逛到化妝...

      中國新聞網 10-05 15:59:40

      (身邊的變化)化妝臺上的“美麗變遷”:國貨站C位 中國美俘獲世界芳心

      中新網杭州10月4日電(張煜歡)十一假期,00后杭州女生郭橋瑩與母親一起來到商場開啟買買買模式。逛到化妝...

      中國新聞網 10-05 15:59:40

      雪城牡丹江:國慶假期出入境客流將同比增27.6%

      中新網牡丹江10月4日電(趙詩哲 姜旭含 記者姜輝)1日至7日,牡丹江空港口岸迎來國慶節假期出入境客流高...

      中國新聞網 10-05 15:53:43

      雪城牡丹江:國慶假期出入境客流將同比增27.6%

      中新網牡丹江10月4日電(趙詩哲 姜旭含 記者姜輝)1日至7日,牡丹江空港口岸迎來國慶節假期出入境客流高...

      中國新聞網 10-05 15:53:43

      中老鐵路跨境旅游列車將常態化開行 交旅融合編織文旅產業新畫卷

      中新網昆明10月4日電 (時文枝)繼9月24日首列中老鐵路跨境旅游列車‘星光·瀾湄號’昆明首發...

      中國新聞網 10-05 15:49:12

      中老鐵路跨境旅游列車將常態化開行 交旅融合編織文旅產業新畫卷

      中新網昆明10月4日電 (時文枝)繼9月24日首列中老鐵路跨境旅游列車‘星光·瀾湄號’昆明首發...

      中國新聞網 10-05 15:49:12

      成達萬高鐵華鎣山隧道出口貫通

      中新網達州10月4日電 (記者 劉忠俊)10月4日,國慶假期第四天,歷經1277個日夜的建設,成都至達州至萬...

      中國新聞網 10-05 15:44:35

      成達萬高鐵華鎣山隧道出口貫通

      中新網達州10月4日電 (記者 劉忠俊)10月4日,國慶假期第四天,歷經1277個日夜的建設,成都至達州至萬...

      中國新聞網 10-05 15:44:35

      “文博熱”遇到“中國紅” 四川釋放文旅消費新增長

      中新社成都10月4日電 (王利文)吾家蜀江上,江水綠如藍。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宦海沉浮...

      中國新聞網 10-05 15:39:53

      “文博熱”遇到“中國紅” 四川釋放文旅消費新增長

      中新社成都10月4日電 (王利文)吾家蜀江上,江水綠如藍。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宦海沉浮...

      中國新聞網 10-05 15:39:53

      (身邊的變化)浙江寧波舟山港汽笛聲“響徹”中國內地

      中新網寧波10月4日電 題:浙江寧波舟山港汽笛聲響徹中國內地作者 張斌國慶假期,伴隨著一聲汽笛聲,滿...

      中國新聞網 10-05 15:38:02

      (身邊的變化)浙江寧波舟山港汽笛聲“響徹”中國內地

      中新網寧波10月4日電 題:浙江寧波舟山港汽笛聲響徹中國內地作者 張斌國慶假期,伴隨著一聲汽笛聲,滿...

      中國新聞網 10-05 15:38:02

      港珠澳大橋西向延伸項目完成高欄港大橋鋼橋面鋪裝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完成高欄港大橋雙幅環氧瀝青鋪裝施工。廣東交通集團 供圖中新網廣州10月4日電 (蔡...

      中國新聞網 10-05 15:30:44

      港珠澳大橋西向延伸項目完成高欄港大橋鋼橋面鋪裝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完成高欄港大橋雙幅環氧瀝青鋪裝施工。廣東交通集團 供圖中新網廣州10月4日電 (蔡...

      中國新聞網 10-05 15:30:44

      聯系我們:55 16 53 8@qq.com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經濟頭條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2021034106號-7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2008-2020 By www.wguqdpj.cn All Rights Reserved